前沿 Frontier

对话| Aqara×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探寻智慧驭光的奥秘

时间:2024-10-17 来源: 浏览量:

10月15日,全球IoT行业独角兽 Aqara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成功举办了“智慧驭光 演绎空间万象“为主题的空间智能设计沙龙。此次沙龙由Aqara与中央美术学院、国社科重大项目“信息时代智能化设计创新方法论研究”课题组深度合作,共同聚焦智能技术与光的深度交融,演绎空间万象,引领未来智能空间的发展新方向。
Aqara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深度合作,充分展示了Aqara在空间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实力。无论是切入的契机,呈现的状态,还是未来的发展都不容小觑,真正实现了科技与设计的融合碰撞,激发了大众与行业对未来智能空间设计的无限遐想,感受到了智能科技为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
会后,《现代装饰》特邀Aqara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彭江波女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郝凝辉教授就双方合作的契机以及未来愿景进行了深度采访。

以下为采访实录:
 
《现代装饰》:Aqara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携手实施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改造项目,也是本次活动的现场,恰好完美诠释了体验设计的宗旨。是什么契机促成Aqara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合作,期待能创造出怎样的未来?

彭江波:Aqara和央美的合作源自于双方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基于对空间智能探索课题上的互相认可。我们从联合课程、企业实习、联合创作、理论探索,再到立项完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智能照明改造,这个过程是逐一深入,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发生的。

郝凝辉:从概念产品上而言,好的想法能预见未来。我们希望多出好的概念,多落地能投产的好产品,也能申请到更多平台的支持,将这一实打实的丰富的交流模式推广到其他高校,开启全新的、更加深度的合作模式。
  
《现代装饰》:在会上,我们注意到Aqara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联合推出了《万物互联——未来生活方式探究》的课题。Aqara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它对于整个智能家居照明行业未来的发展和推动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彭江波:空间智能、智能照明是全新的领域,目前社会上的资源相对匮乏,使得大众认知和Aqara想要达到的高度是有距离的,这也促成我们想要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让用户能够真正体验到科技带来的成效。Aqara联动高校专家学者,通过产学研结合,助力理论和实践应用螺旋上升,不仅让高校学生提前了解新科技行业的应用,也能够帮助整个行业实现进化跃级,促成未来更好的发展。
《现代装饰》:Aqara和央美的合作模式,在业内是个创新,谈谈这一合作具体有哪些内容?

郝凝辉:第一是联合课程,第二是实习,让高校学生到Aqara沉浸式实习,第三是联合创作,第四是理论梳理,第五是作品的打样和布展,我们和Aqara联合策展了CIDW中国智能设计周,Aqara也是我见过这么多产学研合作项目中落地最实的企业。
 
《现代装饰》:科技不断改变生活,从研究视角而言,如何定义好的智能家居产品?

郝凝辉:真正优秀的智能家居产品必须具备深厚的设计思维,Aqara的产品就是好的智能家居产品。这是因为Aqara构建的设计壁垒,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品牌。技术也是有壁垒的,但我觉得还是能够突破的,但设计的壁垒不好突破。Aqara的智能家居产品以设计思维为核心,开发出能够实现情景感知的产品。像通过毫米波传感器准确地捕捉多人的动态,甚至在不需要触摸的情况下完成精准的交互,真正做到了沉浸式的使用体验。
 
好的智能家居产品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1、基于设计思维开发和迭代设计;2、用户体验,真正让人在交互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减少交互行为,减少触摸,这方面Aqara做得很好;3、千人千面,Aqara是做的最好的;4、指令简单化,产品界面简单化,简化沟通成本;5、产品进入情景感知的新阶段。虽然Aqara现在也是刚步入这个阶段,但真正的情景感知是和可穿戴配合,这借助设计思维,再辅以传感器联动、AI、大数据的分析,是可以实现的;6、好的产品需要有包容性,能考虑到通用型设计、无障碍设计,关怀残障人士,体现出设计平权以及企业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