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Magazine 返回>>

《现代装饰》2018年2月刊

BREAK THINKING, FIND YOURSELF
颠覆思维,找寻自我


临近春节,我们却要开始谈谈思维颠覆的问题。违和么?不违和,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趁早总结,颠覆程式化的思维,我们将永远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吴家骅老师在本期《专栏》里提到一个自身的例子,友人赠与国画册页,因太过钟爱,终不敢下笔。一日心绪开阔,挥毫而就,喜甚。那种惶然不安的状态并没有如约而至,历练如斯的老师都有此番艰难抉择,真犹如应对一场心理战术:每一步的向前,都会被“曾经”、“经验”所裹挟不前;每一次尝试,都有可能囿于安定的诱惑。没有强大的定力和果敢的魄力何尝能战胜自我?


在设计创意领域,我们似乎没有什么理由生活在舒适区里。如若停滞不前,设计的灵感、火花都将随之枯竭、消逝。这么多年,采访过数量甚众的设计师,每次都能获取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全新刺激,譬如摄影、旅游、美食、书法,甚至于花草、参禅、品茶……它们构成生活的片段,也都被很多设计人汲取,内化成勇往直前的动力。


但遗憾的是,很多喜欢并不纯粹。喜好大抵只是知道而已,不过是跟风的门面,拿出来谈总是异常尴尬。不喜这样浮于表面的方式,但确实无奈。很多时候,我们参与行业的观点辩驳,不是为了争个对错,也不是为了获取名和利,仅仅是想着若能从中获得体系的梳理和缺漏的补遗,那当大有裨益了。但很多人登顶后就很难下来了,他们似乎遗忘了参与的初衷与本心。


说到底,我们到底该如何颠覆自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抛砖引玉,以期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一命题。首先,设计人应时刻关注新科技、新材料的更迭,思考如何将其与设计实践紧密契合。IN 和 OUT可能就在这一线间。其次,打破思维僵化,以合作共赢达到知识外延与商业盈利的最大化。高更曾绘有一幅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只有认清自己与所处的社会、自然的关系,你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成就自我。本期的《特别策划》栏目精选了全球最新的教育空间实案,它们扎扎实实呼应了颠覆与共生的主题,譬如,如何让大的空间量体与社区融合,如何让以往封闭的教育空间变成一个可以跟社区互动的场所,如何将共享空间纳入教育体系中……一一读来,心生欢喜,这大抵就是设计的魅力!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代装饰》恭祝每一位设计人新春大吉!阖家团圆!万事顺意!


新刊预告 | 《现代装饰》(MD)2018年2月刊精彩内容“新鲜出炉”!
——点击跳转链接
 

INTERACTIVE SHARING &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L SPACE
互动化的共享交流教育空间
——教育空间设计专辑

印度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提到,“我们应该非常认真地考虑共同工作的能力,不仅是在这些学校里,而是作为人类,和自然,和地球上的生物,以及和其他的人共同工作。”克里希那穆提是一位极具先见之明的智者,将他的观点放到现今社会来看,其实强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交流与共享。而教育空间作为学生们每日身处其中的学习场所,无疑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影响学生们思考及行动的潜在因素。共享与交流作为现今教育中愈发强调的趋势和观念,在教育空间中也应该有所体现,它们可以大致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互动。首先是人与人的互动,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乃至校内外人员之间的互动,这要求建筑构筑出一个立体化的共享空间,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二是人与空间的互动,身处其中的人能通过建筑去感知,收获学习以外的更多乐趣,例如运动、创作和思考,优秀的教育空间甚至能激发学生们的各种灵感。三是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让建筑融入户外环境,引导学生们与自然以及周围的社区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建筑形式和空间设计来影响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在互动化的共享交流教育空间中成长。

本期精选的教育空间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学府都囊括其中,虽然受教育的人群年龄不同,但是它们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以上的互动、交流和共享特质。大阪ATM幼儿园打通了里外空间的联系,让幼儿园巧妙地与社区产生互动,让孩子在充满关怀氛围的社区中成长,交流能力也自然建立起来。萨拉曼卡“‘隐形’的学校”,建筑上层通过运用大量的镜面营造出“隐形”效果,让自然环境倒映其中,下层的五颜六色陶瓷片则象征着每个孩子的独特与平等。芬兰Lehtikangas校园综合体,将不同的教育单元整合及分组在一个开放、可变、单元式的共享建筑结构中,与当前芬兰的教育理念相一致。英国创意艺术学院(巴西圣保罗校区),有趣的细节、活泼的色彩以及留白的空间相组合,让学生们随时迸发创意。这些教育空间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空间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它们能带给学生们的是学习以及学习之外的更多收获。期许未来能在我们身处的地区看到更多优秀的教育空间,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享受在校园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