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明 - 内地

SHERMAN LIN: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TIMES AND THE HEART
林学明:顺应时代变化,回归设计初心
 
集美组设计机构 创意总监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设计院研究员
清华大学吴冠中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副会长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
 
林学明,资深设计师、艺术家,被誉为广州室内设计界的奠基人与创始人。1999年至今,林学明所主持的集美组公司设计项目多次荣获多届全国美展金、银、铜奖;多届全国室内双年展设计大奖金、银、铜奖;多届全国环艺设计大展金、银,铜奖。林学明本人曾荣获2013“中国室内设计杰出成就奖”、2011年“中国陈设艺术设计行业教育贡献奖”、2011年“中国室内设计年度影响力人物”、2009年“1989-2008中国室内设计二十年杰出设计师”、2009-2010年“中国室内设计十大风云人物”等奖项。
 
此外,林学明曾担任2014年首届中国室内设计艺术周暨CIID2014厦门年会场外展总策展人、2015年第二届中国室内设计艺术周暨CIID2015兰州年会场外展总策展人;其作品曾参展过国内外的多个展览,例如家具作品《明磬》、《空竹》在2016年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展展出,家具作品《侘系列》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展展出;《往·来》林学明作品展于2016年在台湾大象艺术空间馆举办,《触山》林学明作品展于2015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2012年,水墨作品《幻想之二》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收藏等。
 
作为中国室内设计的拓荒者之一,林学明在设计上的心路历程也一直在变化,如今更关注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对设计的理解从一开始比较侧重于形式上的表现到现在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关怀。他认为,社会的进步要求设计师走在时代的前面。在未来,他希望能做一些关注生态的项目,把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呈现在里面,并将之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
 
对话录
 
从最初做设计到现在,您的设计内容以及对设计的理解,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是比较早进入设计行业的,80年代初开始。当时的资讯比较落后,设计市场上几乎一片空白,那时候主要受港澳台的影响,后来随着经济改革进一步开放,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设计,设计经历过学习、模仿的过程,到最后慢慢在考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本土文化的关注表达。
 
原来我们更多的是为城市设计服务,现在设计延伸至乡村、休闲旅游的地区,出现很多新的社会课题,所以我们学习的面也宽了。对设计的理解从一开始比较侧重于形式上的表现到现在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关怀,认知上需要一个过程。
 
设计师与客户的追求也在提高,原来可能有一些好的想法,消费者不理解,或者不接受,作为设计师需要启发客户并达成共识,设法沟通甚至把客户引入其中。
 
您和甲方的沟通方式、内容是否发生了变化?您如何看待设计审美在他们身上的变化发展?
 
90年代初做的设计,服务对象基本是国有企业,可是到了2000年以后,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经济实体,而这些客户的要求比国企更高一些,因为民企面对的是市场竞争的模式,竞争决定成败,他们尊重市场规律,追求效益。尊重设计价值,对设计的要求也就高了。
 
现在新的一波拥有权利的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是80后甚至可能是90后。因此我们可能要考虑的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的需求,他们对文化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以及他们的认知和世界观。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也在改变,因而我们的设计观念也在改变。
 
总体来说,我觉得个人的变化源于社会的进步,没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没有消费群体的进步,设计的局面也难形成,社会的进步要求设计师走在时代的前面。
 
这些年,您是否有一刻,觉得自己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有,是什么触发了这一刻?
 
原来我们年轻气盛,不太能理解禅意的、修身养性的、低调但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但最近这十几年,我经常去日本,每次去都会有新的感悟。当你去看日本传统建筑和庭院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对自己传统的优秀文化忽略了,而他们却保留下来了,得到了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
 
我们停留在表面,形式追求多了,把纯粹丢了,表达也没那么专心致志了。相对来说,日本的园林,一草一木一石作为传达情感的元素,表现得出神入化,敬畏自然的精神深入骨髓。我们过去丢失了传统文化中应该有的东西,我们把最优秀的丢失了。
 
您觉得,应该如何看待设计潮流?建立个人风格和满足大众生活,彼此矛盾吗?
 
潮流是时尚,也是一种风尚。但我觉得跟着风尚走容易迷失自己。我比较坚持独立思考,比较喜欢做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语言不强势就很难去形成风格,风格与受众的选择是有矛盾的。我对设计风格也有追求,形成个人风格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把个人的实践做扎实了,形成鲜明的系统,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
 
设想十年后,设计在您工作生活里的角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十年的时间太长了,社会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确实此刻也很难下定论。现在我们只能努力不落伍,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把每一件要做的事情做好,这个就是我的愿望。
 
在您看来,这些年华人设计发展最让人欣喜和担忧的是什么?
 
我觉得中国的设计师确实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一切都因为互联网,科技改变了一切。中国设计师的群体非常庞大,相互之间影响抄袭相当严重,导致作品同质化,这种风气很不好,但想要扭转这种局面也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改变的。只能说每一个设计师要从自己做起,坚持原创!
 
请分享一个您最满意和最遗憾的设计?什么设计是您一直想做但还未做的?
 
就我个人而言,每一个设计做完都有很多遗憾,确实没有最满意的作品。其实我特别想做一个与生态有关的,有一定规模的主题性休闲度假区,把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呈现在里面,并将之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像这样的项目,我就特别喜欢。
 
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我梦寐以求的,但是不容易。比如说像斯里兰卡的建筑师巴瓦,我较为欣赏他对生活的态度与精神追求,把自己的一切和艺术设计充分地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即将开启 - 机构
林学明 - 案例